5月29日下午,我校引進高層次人才聘任儀式在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副校長李志健出席儀式并向高翔、胡梁斌兩位教授頒發(fā)“學術骨干”聘書。人事處、學科辦、科技處、研究生院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及教師代表參加聘任儀式,儀式由人事處副處長陳源梅主持。


李志健對高翔、胡梁斌兩位教授的加入表示熱烈歡迎,同時肯定了兩位教授前期的工作。他希望兩位教授盡快轉變角色,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書育人中去。同時,他指出,今年是我校大規(guī)模人才引進的第三年,今后學校人才工作要以團隊建設為主,經(jīng)費的投入也以團隊建設來體現(xiàn)。最后,他希望食品學院以沖擊一級博士點為目標,以團隊建設為抓手,提高縱向橫向科研項目的產(chǎn)出,不斷提升學科實力。

副校長李志健為高翔教授頒發(fā)聘書

副校長李志健為胡梁斌教授頒發(fā)聘書
高翔、胡梁斌兩位教授分別在發(fā)言中表示,感謝學校和學院對他們的信任以及在引進工作中給予的幫助和支持。同時表態(tài),今后一定刻苦工作,秉承陜科大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精神,為食品學院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食品學院院長黃峻榕代表學院熱烈歡迎高翔、胡梁斌兩位教授的加入,感謝兩位教授對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的信任。她表示,學院將攜同相關部門,為兩位教授在校開展工作提供全面的服務和保障。同時,希望兩位教授盡快融入學院,帶領團隊開拓全新的工作局面。
新聞小貼士:
高翔,男,1976年3月出生,湖北荊門人。1994年9月至1998年6月,在華南農業(yè)大學取得學士學位;2001年9月至2006年12月,在武漢大學取得博士學位。2007年1月至今在華中師范大學工作,歷任講師、副教授。工作期間于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法國國立科學研究院微生物研究中心做訪問學者。
高翔教授主要從事環(huán)境微生物領域的藍藻干旱適應機制研究。他從生理、生態(tài)和分子角度開展其環(huán)境適應機制研究,解析了其胞外多糖對耐旱性調控的重要作用,并發(fā)掘了部分抗逆相關基因和次生代謝物質,為發(fā)菜人工培養(yǎng)、環(huán)境治理以及資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論和技術依據(jù)。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fā)表一區(qū)論文2篇,二區(qū)論文3篇,三區(qū)論文2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科技部973項目子課題1項,教育部博士點新教師基金項目1項。
胡梁斌,男,1979年9月出生,山東煙臺人。1998年9月至2002年7月,在青島農業(yè)大學取得學士學位;2002年9月至2007年7月,在南京農業(yè)大學取得博士學位。2007年7月至今,在河南科技學院工作,歷任講師、副教授。工作期間,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江蘇省農科院食品質量安全與檢測研究所做博士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做訪問學者。
胡梁斌教授在食源性活性物質控制生物毒素危害領域有豐富的研究經(jīng)驗。通過采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技術手段,將生物信息技術應用于活性物質和生物毒素的靶標預測。近五年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fā)表一區(qū)論文2篇,三區(qū)論文6篇,EI收錄論文兩篇,出版專著2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河南省高??萍紕?chuàng)新人才項目1項,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基金項目1項,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師項目1項,河南省教改項目1項。
(核稿:賀濤 編輯:杜楊 學生編輯:劉卉媛)